医生提醒——空气污染时,越运动越坏事,跑了也白跑
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放眼望去一片绿色,处处充满生机与朝气。然而,一切却并没有想象般那么美好,春天也是PM2.5肆虐的季节,当我们踏出脚步准备拥抱春暖花开的时候,雾霾、沙尘等空气污染也不期而至。
前不久,北方多地出现风儿吹吹、沙儿飞飞的沙尘天气。受冷空气扩散携带北方沙尘传输影响,申城空气质量也一度爆表,实时空气指数飙升至500,即严重污染水平!
空气污染是一个“隐形杀手”,它已成为“影响人类健康最大的环境威胁”之一,甚至可能比新冠疫情更具灾难性和持久性。
有关空气污染健康效应的流行病学研究指出,空气污染物浓度的升高,会造成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的增加。空气污染与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是众所周知的事实。
空气污染为什么会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呢?
一项来自英国的研究,在分析了8600名平均年龄为55.6岁的成年人数据后发现高污染地区,越运动越坏事。
研究人员发现空气中的污染物与脑白质高信号间存在关联作用,而这种关联作用会随着运动量的增加而增强,剧烈运动时关联作用更强(每周进行30分钟或以上剧烈运动)。也就是说,空气污染或许会抵消剧烈运动对大脑的有益影响,而剧烈运动甚至可能加剧了空气污染对大脑的负面影响。
不仅如此,近期中国研究团队发表在柳叶刀子刊上的一项基于中国慢性病前瞻性队列的研究发现,暴露在空气污染中,会让户外身体活动的健康益处大打折扣。
该研究是迄今为止全面探索长期暴露于PM2.5对主动通勤和干农活对心血管病发生风险影响的规模最大的前瞻性研究。
结果表明,在PM2.5浓度较低的情况下,主动通勤(步行或骑自行车上下班)和干农活可显著降低心血管病发生风险;但如果长期暴露在高PM2.5环境下,主动通勤和干农活的益处就会被明显减弱,甚至可能增加农民的脑血管疾病发生风险。
在现代都市中穿行,骑自行车上下班是避开交通拥堵的利器,环保又低碳。然而,人在骑行时的呼吸速率大约是不活动的安静状态下的四倍,这意味着如果在空气污染的环境中,骑行者要比步行、乘车的人吸入更多的污染物。
综上所述,暴露在空气污染中,确实会减损运动的长期健康益处,对健康的影响不容小觑。所以,大家不要被“春暖花开”的景象所蒙蔽双眼,如果您热爱户外身体活动,那不妨关注下空气质量。
当天气预报预测空气质量哪怕是轻度污染,就要考虑减少户外活动了。如果必须出门,务必佩戴口罩,注意防护。同时,每个人也应从自身做起,减少空气污染的产生,共同建设一个更加健康、清洁的环境。
- 上一页:使用空气净化器应该注意些什么? 2023/5/24 9:10:30
- 下一页:上海市PM2.5和臭氧复合污染期多路径减排效果评估2023/5/10 9:30:46